第189章 母女相见_贵妃她格外谨慎
笔趣阁 > 贵妃她格外谨慎 > 第189章 母女相见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89章 母女相见

  很快,韩寻便回来复命:

  “陛下,附近都是百姓……”

  百姓?

  赫连祁和宁婉音同时微愣。

  皇帝出行,并非如话本之中,百姓夹道相迎……

  否则想要刺杀,混入百姓之中岂不是很方便?

  大炎的皇帝出行,向来是提前封路,整条街道不可能有外人。等皇帝走后,这条路才解封……

  所以一般情况下,附近是不会有百姓的。百姓也不敢在附近晃悠,以免被当成可疑之人抓起来。

  赫连祁起身,从车厢里走了出来,站在车架之上,眺目远望。

  瞬间明白了韩寻的意思。

  他出行的街道,依旧是清场封锁,空无一人。

  但在道路两旁更远的街巷,跪着许多百姓。

  宁婉音也随着赫连祁一道出来,看向远处的百姓。

  百姓们很安静,他们没敢大声说话,这一幕是沉默无声的,但她好像什么都明白了。

  不一会儿……

  京兆府尹急匆匆赶来禀报,“陛下,这都是此次水灾瘟疫之中得救的百姓,他们听闻今日陛下和贵妃娘娘出城去佛塔祈福,所以远远前来跪谢。”

  距离瘟疫结束,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。

  宁婉音早已经没把当初筹集善款的事儿记在心中。

  但百姓是这世上最淳朴的人。

  你们对他们的好,他们记得。

  以宁婉音向来的冷硬心肠,这一刻,她的眼眶也莫名有些酸涩。

  她只是做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,但对于旁人,是生死之重。

  赫连祁沉默地认真地看着这一幕。

  对于这个已经即位七年的君主来说,他其实还是第一次离百姓这么近。

  ……

  出了城门以后,两人重新回到车厢。

  赫连祁不知在想些什么,看不出神色。

  宁婉音本来应该说一些吹捧他的话,但她想了想,现在说什么,倒落于阿谀奉承的下乘了。

  此时无声胜有声。

  抵达佛塔。

  早早就在佛塔守着的主持和程氏,行礼迎接:

  “贫僧/臣妇参见陛下、参见贵妃娘娘。”

  赫连祁随主持去祈福点灯。

  宁婉音和程氏,一道去了附近的凉亭坐下说话。

  “婉婉你没事就好——”程氏看着宁婉音,眼眶通红。

  听闻瘟疫蔓延到了皇宫之时,程氏担心的夜不能寐。她深怕女儿染上瘟疫……

  母女俩虽然久不相见,但对彼此的关心都是一样的。

  宁婉音也是认真打量着母亲,道,“母亲您辛苦了,可得注意着身子。”

  程氏看起来沧桑了些许。

  这也是难免的。又是水灾,又是瘟疫,又操心宫中的女儿,府中又忙着施粥接济百姓的事。

  程氏前两个月可算得上心力交瘁……

  “我都省得,放心吧,你也得好好注意身子。”程氏关切叮嘱。

  两人闲话了一会儿。

  嬷嬷抱着四皇子从马车里出来,“娘娘,四皇子醒了。”

  小家伙瞪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睛,四处好奇打量着。

  看见生人也不哭。

  宁婉音看向程氏介绍,“母亲,这是熙儿——”

  “四皇子,长得和你小时候真像……”程氏看见外孙,满眼都是欢喜。

  宁婉音失笑,上次萍嬷嬷还说熙儿和陛下小时候一个模子刻出来的。

  这小家伙是既像她又像皇帝?

  祖孙二人玩了一会儿。

  程氏心中几分唏嘘。总觉得女儿还是一个孩子,一晃,她已经身为人母。

  她替女儿高兴,也心疼女儿这一路走来不容易。

  “婉婉,有一事要与你商量。最近有几个商贾,想让咱们家挂名……你意下如何?”

  所谓挂名。

  便是得生意利银的一半,而生意从此落在了寿安伯府名下。

  向来权贵,是从不缺钱的。寿安伯府也就是没落,只做自家生意。但那些勋贵世家,都有不少这种与他们关系密切的商贾。

  没哪一个大商贾,在朝中是没有人的。若朝中无人照拂,你再好的生意,也能被算计的关门大吉。

  这事儿由来已久,便是御史也不会出来抨击。

  程氏对这些大事,向来是不轻易拿主意的。而最喜欢瞎掺和的老太太又闭关祈福,想插手都插不了。

  “不用,咱们家一切照旧。”宁婉音摇摇头。

  程氏眼中闪过一丝担忧,“咱们自家的生意蒸蒸日上,倒是不缺银子的……只是不能给你多少助力……”

  她一直很介怀的便是不能帮女儿一些什么。别的妃嫔都有家族助力……

  唯有她的女儿没有。

  当娘亲的怎能不心疼?

  所以这商贾之事,她是有些心动的。若银子多了,女儿以后办什么事,也能银钱开路。

  “女儿在宫中一切皆好,无需家族帮什么。”宁婉音隐晦地提醒了一句。

  这些商贾是因为宁婉音在宫中得势,所以投靠宁家。

  但若要生意无忧,那就需要经营官场的关系。当然,以宁婉音在宫中的势头,宁家若想,是能在官场上拉帮结派的……

  可这必定失了圣心。

  一旦失了圣心,宁婉音在宫中的地位不稳,这些聚集而来的官员、商贾,也都会离开宁家。

  宁家最终什么也得不到。

  程氏并不懂大局,但她清楚这些商贾是因为女儿而投靠宁家,所以一切也以女儿的意思为准。

  “好,我明白了。”程氏点点头,又想起一件事,提醒道:

  “前些时日,礼部尚书姚家前来伯府,想要说你兄长的亲事。你兄长在外养病,我拒绝了,不过听说姚家又去接触四房那边……”

  随着宁婉音册封贵妃,又生有一位皇子,不管是官员还是商贾,有人靠拢宁家,想与宁婉音攀上关系,这都很正常。

  不过宁婉音一概不理会,道,“无需管四房他们,母亲您注意一些便是。”

  ……

  皇宫,御花园。

  薛锦书坐在亭子里赏景,如今天气凉爽,红枫亭的景致正好。恰此时,一道朗朗的读书声由远及近。

  薛锦书循声望去。

  只见大皇子背诵着诗书走过来,身边跟着一个年迈的嬷嬷。

  主仆二人经过凉亭,大皇子立即上前一步行礼:“儿臣给安嫔娘娘请安。”

  “大皇子这书背的真好,真是聪明好学。”薛锦书夸赞了一句,笑容和气。

  大皇子腼腆一笑。

  那随行的嬷嬷自豪道,“殿下十分喜欢读书,陛下也一直夸赞呢。”

  薛锦书听的心神一动。

  大皇子的生母虽然是淑妃,但皇帝特意将他过继康嫔,抹掉了一切关于淑妃的痕迹,就是不想因为淑妃让他惹人非议。

  显然是很重视这个儿子的。

  皇帝待他与其他皇子一视同仁,并没有冷落他。

  换句话说,这孩子,也是有希望当太子的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lplcw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lplcw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