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章 大同会建在队上_冒牌皇帝:我真的不是崇祯
笔趣阁 > 冒牌皇帝:我真的不是崇祯 > 第7章 大同会建在队上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7章 大同会建在队上

  发完饷银,趁着士兵们兴高采烈之时,朱升宣布对大军进行整编。

  三万大军被整编为新编第一镇,最高指挥称总制,暂时由李邦华充任,负责整编工作。第一镇下设两个协,最高军官称协统,分别由唐通、白广恩担任。每个协设四个标,每个标设四个营,每個营设四个队。

  队长以上的军官,根据先前登记的军官名录,根据其资历和能力,选拔任用,少数从新编第一营中调任。

  确定军官人选之后,再按照名录组建一个个队,队以下小队长、什长干部人选,则有各队里士兵们自行推举能服众者。

  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,具体实施则非常的繁琐麻烦,既要考虑到原先军官们的感受,又要挑选能力出众者任职,稍有不慎就会出大问题,便是朱升自己面对这样繁琐的工作也感到头疼无比。

  好在李邦华经验极其丰富,其在崇祯元年时便担任兵部右侍郎负责整顿京营,整顿效果非常明显。当时京营情况非常复杂,吃空饷、占役、虚冒现象非常严重,勋贵们占有京营战马,肆意役使兵卒,简直把京营当做自家仆役,整个京营十多万名额,能拉出去打仗的士兵不足两万。

  经过李邦华一番整顿后,京营缺额被补上,占用的战马也都被勒令归还,占役、虚冒情况遭到严厉打击,李邦华对京营进行了重新整编,军队战斗力明显上升。只是在整编中得罪了太多勋贵官员,遭到疯狂弹劾,才被罢官,而京营整顿工作也功亏一篑。

  眼下这三万人皆是从山海关撤下来的败兵,已经失去了根基之地,士气更是非常低落,原本军官很多都跟着吴三桂投降了满清,对李邦华来说比整顿起来比京营轻松太多了。

 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,确定了大的方向后,朱升便把整编工作都交给了李邦华。

  当然朱升自己也不是为了躲清闲,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,就是建设大同会组织,在三万官兵中发展大同会会员。

  首先要做的是宣传大同会思想。既然和大顺结盟,“锄强扶弱,反顺复明”的口号自然被废除了,取而代之的口号则是“驱逐鞑虏,天下大同”。

  朱升亲自编写了一个小册子,以通俗的语言解释了大同思想,核心是“天下为公,选贤与能,讲信修睦”,并重点强调当前阶段建奴是华夏之大敌。

  “天下非朕一人之天下,而是天下人之天下,朕不过作为首领统领万方。若有一天朕失德,天下人可以群起而逐之。”

  在册子中,朱升如是道,把君权神授直接给废了,因为作为穿越者的他清楚,愚民并不能保证大明江山万世一统。华夏的百姓其实早就不相信君权神授那一套,他们更相信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”。

  事实上君权神授这套忠君思想连大部分儒家弟子都不相信,要不然儒学讲忠君,却为何这么多信奉儒学的官员都争着抢着投降大顺、投降建奴?作为圣人后裔的曲阜孔家,更是世修降表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lplcw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lplcw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